中国方案闪耀全球科技创新大会

2025-10-10 01:45:00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科技日报记者 冯志文

2025年10月8日,第八届全球科技创新大会(G-STIC 2025)在比勒陀利亚的南非科学和工业研究委员会(CSIR)国际会议中心及线上平台同步举行。本届大会以“科技创新助力可持续未来”为主题,聚焦气候、能源、健康、水、农业、安全、教育和循环经济八大领域。大会由比利时法兰德斯技术研究院联合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等全球十家顶尖研究机构共同主办,中国参会代表带来的数字能源转型、创新机制建设等中国方案引起大会参与者的重视和热议。

首次落地非洲,开创可持续发展新机遇

本届G-STIC会议首次在非洲举办,深度聚焦非洲大陆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独特潜力与挑战。大会与非洲重要科研机构CSIR双年会同步举办,时值CSIR成立80周年,两大盛会联动产生显著协同效应,既展示非洲本土科研创新成果,又通过G-STIC全球网络引入国际先进经验,共同探索适合非洲发展需求的本土化解决方案。南非科技与创新部部长布莱德·恩齐曼迪等多位政府官员出席大会开幕式。

近年来,中非科技创新合作持续深化。自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以来,双方在《十四五规划》与非盟《2063年议程》框架下不断加强战略对接。2025年,中非科技创新合作进一步聚焦人工智能、绿色低碳、数字经济等前沿领域,通过金砖国家科技创新资助平台与联合研究机制,推动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此次大会的举办,正是中非携手打造面向未来创新共同体的又一具体实践。

科研机构参与,分享中国方案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作为联合主办方,在大会期间主办能源主题论坛,包括能源全体会议、生物质专场会议和地热能专场会议。

广州能源研究所所长吕建成说,主题论坛将重点关注能源转型背景下的技术创新与协同体系建设,中非在这方面有广阔合作空间。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推动中国在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领域快速发展的经验技术,与南非及非洲各国的发展实际和需求相结合,为非洲清洁能源转型提供兼具前瞻性与实操性的行动方案。

在能源全体会议上,蔡国田研究员作了题为“中国能源政策与数字能源转型”的报告,系统阐述了中国在能源数字化进程中的探索与实践。在随后的圆桌讨论中,来自5个国家的专家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能源转型的经验与挑战。

地热能专题会议以“地热能在全球可再生能源格局中的创新与整合”为主题,丘意书副研究员介绍了基于热管的地热开发与利用技术及其在中国的应用案例;在生物质专场会议上,林延研究员主持会议,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香港大学郭正晓教授作生物质催化转化利用主旨报告,各国专家深入交流了化学链与生物催化技术的重要进展。

此外,中国江苏产业研究院陈宁副院长向大会分享了技术转移的江苏模式,介绍了中国长三角地区如何将科学家、大学和企业进行利益捆绑,共同推进社会进步和技术转移的经验。

搭建交流平台,引领国际科技务实合作

本次大会为政府、企业与科研机构构建了高水平对话机制,为非洲加快清洁能源部署、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和合作路径。广州能源所等中国科研机构通过这一国际平台,持续展示中国在能源科技创新领域的最新成果,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G-STIC是高水平和高层次的国际合作交流盛会,得到了联合国和欧盟大力支持。大会旨在加速技术创新的开发、传播和部署,以推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牵头组织大会的比利时法兰德斯技术研究院是欧洲最大的研究和技术组织之一,也是欧洲主要的独立研究和咨询中心,从事能源、环境、材料和遥感等领域的可持续技术研发。G-STIC目前已成为具有综合技术解决方案的全球平台,推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责任编辑:常丽君
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抱歉,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或开启了浏览器兼容模式,这会影响您正常浏览本网页

您可以进行以下操作:

1.将浏览器切换回极速模式

2.点击下面图标升级或更换您的浏览器

3.暂不升级,继续浏览

继续浏览